天空湛蓝、澄澈又满盛希望;
小镇尽是阡陌纵横的金色,
这是收获的季节。
我站在层林尽染的山丘下,
看着弯腰的稻穗,
思绪翻卷……
都说愈是丰满的稻穗,
愈是贴近滋养它的大地,
我脑海中某个轮廓渐渐清晰了,
那是同我父亲年纪一般的人。
???荣*民,男,中共*员,年9月参加工作,芒海镇安监站站长、帕牙小组包组干部。年被评为潞西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年被评为芒市烟叶生产工作先进个人。
徒步20余里山路去包组。自年被任命为芒海镇芒海村帕牙村民小组包组干部,这个勤勤恳恳、憨厚敦实的“老*牛”便开始了他不同寻常的包组之路。以前的路现在的路过去的老屋今天的新房那些年,通往帕牙小组的山路绵延看不到尽头。没有交通工具又找不到一同上山的同伴,他只能在天还不见亮的时候,就去市场储备好三天的食材,便匆匆往山里赶。他顺着景*扫、熟草梁子、闫家寨而去,一路走、一路讲,沿途就开展起计划生育等惠民*策宣传。有时遇上赶集的帕牙村民,他便和他们一同坐拖车回去,边聊天、边工作,例举身边的例子,和村民相处得很是融洽。几年下来,这个沉默寡言的男子慢慢成为了*策上的“话痨子”、村民眼里的好兄弟。十年时间,转瞬即逝,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传统的工作方法、交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紧凑的工作所需,他思前想后,买了一辆摩托车,逼着自己用两三天时间学会,便迅速投入到扶贫工作中。自此,摩托车便成了他的“老伙计”。工作上,他也会遇上难题,因为不会用电脑,这个五十来岁的人也急得满头大汗,只能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先记下信息,便迅速赶回镇上请教起身边的年轻同事。由于不熟悉操作,他便用看一眼、按一个键的笨办法坚持下来,一个手指、一个手指敲下了贫困群众的基本信息,协助着工作队和挂包干部拟定好帮扶计划。他是个热心的人,帕牙新任的村长不了解情况,他便带着新村长走访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实施贫困户“感观提升”工程时,他和村里的*员们一同帮着贫困户扎钢筋、拌水泥,进行地板硬化;所挂包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家中劳动力患脑梗,又正赶上孩子念书,他便积极联系各方帮助入学,每学期开学还自掏腰包赞助,一有时间也乐呵呵地帮着挂钩户打扫卫生、指导整理家务。寨子里化解矛盾纠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他总是冲在第一个,时刻关心着“芝麻绿豆”的小事,操持着村里人的衣食住行,行色匆匆却有条不紊,执着地做着所有基层干部都应当做、能够做的事,也用心用情真正把事做到了群众的心坎儿里。村里人调侃道,他比村长还村长。谁说不是呢?从独自步行包组到偶搭便车包组再到骑摩托车包组,整整16年,他看着帕牙村的村长换了一届又一届,看着村里的孩童从蹒跚学步到成熟远行,见证着这个小山村从贫困闭塞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而他,还在那里。哪家有几口人、几亩地、干什么、在哪个位置……如数家珍,都印刻在心。或许,他行走的每一个脚印、每一道辙痕已然被岁月抹去,但他饱经风霜的面庞与“向前冲锋”的姿态,却烙印在了身边所有人的脑海里,那伤痕累累的“老伙计”便是这位使徒行者的标配。我很幸运,于年轻时,遇上了这样执着前行的使徒行者。他叫荣*民,寨子里提起他无人不晓,大伙都亲切地称他“老荣叔”。老荣叔,是帕牙村的包组干部,也是芒海安监站的站长,更是芒海新市场点长。为啥说他是点长呢?还要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说起。自疫情暴发以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所有人都投入到了抗“疫”战场中,我也亲眼见证了这名五十多岁的景颇汉子用行动诠释了“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从大年初二至今,每一个清晨,在天微蒙亮时,他便匆匆赶到新市场执勤点值守,要求往来市场采买的群众主动配戴口罩,配合消*、测量体温……多天的抗疫连轴转,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一如既往,他成为了印象国门秀美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