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山党史人物简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相关症状 https://m-mip.39.net/nk/mipso_4951908.html

序言

共产主义思想在保山虽然传播较早,但由于地处祖国边陲,中国共产*在保山活动较晚。年初,中共云南省工委才派共产*员到保山开展工作。年4月15日,中共保山地下*在金鸡武装起义成功,接管了国民*凤仪镇(今金鸡)镇公所,建立了保山地区第一个人民*权。由于当时局势复杂,这个*权存在了15天。地下*为保存实力,5月初率部向滇西北游击区转移,途经云龙县城石门接滇西北工委指示成立了中共保山县特别支部——保山地区第一个支部。7月中旬,中共云南地下*组织了以“民青”为骨干的保山旅昆同学访乡团59人回保山开展工作,9月,滇西北地委曾先后派保山籍地下*工作人员回保山开展工作,在金鸡村第二次成立特别支部。11月建立了保山县工委。12月28日,按滇桂黔边区*委电示:成立中国共产*保山地区委员会和保山地区人民行*公署。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选撰了曾在我市工作和本籍在外参加革命工作较早的26位*史人物,以生年为序排列,特作简介。缅怀其功绩,垂范于后人。

寸树声

寸树声(~),字雨洲,腾冲人。中学毕业后,年留学日本13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其间,与留日学生张天放等人联合创办《曙滇》杂志,大力宣传马列主义。年参加中共日本东京特别支部领导下的东京社会科学研究会,主要研究马列主义。年回国后,在北平大学法学商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院助理秘书。年到西安临时大学任教和西北联合大学任商学系主任,由于对国民*反动立场反抗被解聘,年回到家乡腾冲创办了云南第一所华侨学校——益群中学,并任校长,为家乡人民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有用人才。年2月,任腾冲县首任县长。同年10月,调云南大学工作,历任云大临时校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文法学院经济系教授、校秘书长、副校长等职。年后,历任民监云南支部副主委,省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民监中央二、三届委员等职。年至年,连续当选为*协云南省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协三、四、五届委员、常委。年4月病逝。终年82岁。寸树声一生追求进步,立场坚定,在抗日救亡、发展教育事业、掩护革命同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李鑫

李鑫(~),又名李金三、李木子,化名施鸿祥,龙陵人。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云南陆*讲武堂。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年转北京农业大学。同年,他同王德三、杨青田等人建立云南赴京进步学生组织“新滇社”,研究马列并出版进步刊物,年,加入了中国共产*。次年初,被派回云南筹建地方*组织,9月建立了云南第一个*小组,11月建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并任特支书记。年2月,*组织派王德三回云南工作,将原来“特支”改建为中共云南省特别委员会,他任委员分管农运,主办了农运训练班,成立省农民协会并任主席。年,根据中央和省“特委”的指示,他化名施鸿祥到个旧开展工人运动。次年秋,按*的指示筹备工人暴动,事泄被捕,后就义于蒙自。

杨青田

杨青田(~),字兰春,腾冲人。20岁时,为父母包办婚姻出走到昆明省立一中求学,开始了革命生涯。年“五·四”运动浪潮波及昆明,他便邀约各校同学走入街头宣传。后“学生爱国会”成立,他被选为会长,并创办了《云南学生联合会周刊》宣传爱国主义。年到北平大学读书,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回云南开展建*工作。并在《云南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许多文章宣传共产*坚持抗战的主张,反对国民*当局的一系列罪恶行径。解放后,历任云南省人民*协委员、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检察署*组书记、省人民检察院副院长,省*协一、二、三、四届委员、代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

李辅仁

李辅仁(~),字幼庵,又名李遇安,腾冲人。年考入腾冲中学,学习刻苦,思想进步。年中学毕业后,他的“科学救国”思想,深得李根源赞赏。在李支持下,年到广东韶州讲武堂学习。次年赴京考取了北平大学预科班。年,考取北平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同年加入云南旅京青年进步组织的“革新社”(后改名“新滇社”)。年6月,他积极参加北京工人、学生支援上海“五卅”运动的募捐、示威游行及罢课斗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11月28日,积极参加北京学生及工人反对北洋*阀*府的斗争。年3月18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的“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并大肆屠杀共产*,当时*组织把*的书刊文件交给他保管,后被国民*当局侦知,逮捕了其妻侬瑟若。年到吉林省以教书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年10月,辗转到江西南昌宝灵女子中学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年受*的指示,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年9月病逝,终年41岁。

段古秋

段古秋(~),原名丛桂,施甸人,父母早逝,家境贫寒,18岁辗转到缅甸仰光做生意,学会缅语、傣语、印度语和英语。结识到马来西亚共产*员林环岛(《仰光日报》编辑)、郭荫堂(中马教师)、王思科(保山人《仰光日报》翻译)等进步青年。年春,经王思科介绍加入了马来西亚共产*组织。并与艾芜接触共商创办副刊《新芽小报》宣传马列主义。年,移居瓦城、八莫等地继续从事*的地下工作。年,与万慧法师讲经为名同行到新加坡参加马共*代会。后泄密被捕驱逐回国,并到处探听革命消息继续追求进步。滇西抗战期间,他出任施甸归仁、开遂两乡*民合作站站长,积极为抗日战争做好后勤工作。年担任归仁乡乡长,次年任五区区长,为当地社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年土改为人诬陷错杀,年平反昭雪。

王思科

王思科(~),字建安,又名汪铭,保山人。在省立保山中学读书时,便常读英语和马列书刊,手不释卷。年,到缅甸求学,追求进步。年,在仰光参加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共产*领导的共产主义组织——缅甸共产主义小组,反抗统治缅甸的英帝国主义,帮助缅甸人民独立。这个组织后改为缅甸地委(仍由马共领导)。年,王思科又被马共中央调到新加坡,负责团中央的宣传工作。半年后又调回缅甸地委工作,在华文《仰光日报》搞翻译,坚持*的地下工作。年冬被英缅殖民主义*府逮捕关了40多天。后被驱逐回国,辗转到延安参加长征,途中牺牲。

艾思奇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笔名李崇基、山本森、李东明、SG、崇基、思奇等,腾冲人。李曰垓之子。早年就读昆明,因发表许多反帝反封建文章和参加学运被当局逮捕,李根源保释后赴日留学。“九·一八”事变后愤然归国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出版《大众哲学》一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连出版了32版,把千百万青年引向革命,被称为可敌千*的思想武器。年出版《哲学与生活》一书,被国民*查禁,毛泽东在延安作了长达19页的阅读笔记,致函说“我读了得益很多”。年加入中国共产*,后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研究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主任,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解放日报》总编辑,翻译出版苏联《新哲学大纲》,编著出版了《社会发展史》、《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纲要》等重要著作。年后任中共中央高级*校副校长、毛泽东哲学顾问、中国哲学会副会长,所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准确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科书。年初,还正准备以文学的笔调写一部通俗哲学,不幸于3月病逝。终年56岁,他一生留下多万字的理论文化遗产,毛泽东称他是“*在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

朱家壁

朱家壁(~),龙陵人。年进入滇*部队当排长。年考入*埔*校第8期。年回滇*教导团任见习队副,后又调靖卫2团1连任连长。年任滇黔公署*士大队区队长。年,辗转到延安进入抗日**大学一、四大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其间,对云南的革命斗争形势十分
  该
  -


  (
  投稿邮箱:wx

bsxw.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