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灵动的傣族孔雀舞 [复制链接]

1#

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人民中间就已经流传着许多有关孔雀舞的优美传说,其中一个就是召树屯与兰吾罗娜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傣族小伙子为了谋生,他每天都到江边的一棵空心树下钓鱼,并且每次都能钓到很多。可是,有一天他从早钓到晚,连一个鱼影子居然也看不到。他感到非常诧异。正在这时候,突然一阵清风刮来,吹到他身后那棵空心树内。发出了嗡嗡声响。这时,江边果树上的果子也熟透了,也随风叮叮咚咚一下子落入江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就在这一瞬间,他见江中映示出山坡上孔雀窈窕的倒影。见此情影,小伙子惊喜地回头观看,只见一对绿孔雀展开了美丽的翎羽,正随着动听的声响翩翩起舞。当时,小伙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高声说道:啊!我今天到了神仙住的地了!于是,小伙子丢下钓竿,惊喜地跑回村寨,活灵活现地给乡亲们讲述所见到的一切。乡亲们听后了十分惊奇,都盼望自己也能亲眼看到那动人的情景。后来,小伙子带着众多乡亲来到江边,把那棵空心树砍倒,锯娄做成长鼓,蒙上一层黄牛皮,用手一敲打,顿时发出了嘣-嘣叭-嘣的悠扬声响,然后,小伙子又找来铜盆、铜锅盖,让其他青年随着敲的节奏声音敲打。接着,小伙子在快乐的鼓乐声中,摹仿着孔雀的一举一动,跳起惟妙惟肖的孔雀舞。当时,观看的群众都看得入迷,百看不厌。从那以后,乡亲们都一起推选小伙子到赶摆的群众集会上跳孔雀舞。在赶摆的日子里,小伙子为傣家人首次表演人孔雀舞,艺术地再现了孔雀形象,博得傣家的盛赞。从此,这种优美的孔雀舞,就在傣族人民中间流传开了。

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等傣族的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最为代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国内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较大的进步。舞蹈作为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我国国民精神文明的进步有着较大的作用。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傣族人民幸福、吉祥、友善、美丽的象征。

傣族孔雀舞的动作特征是非常轻快的,并且在轻快的同时蕴含有较为稳健的特点。看过孔雀舞的观众都觉得其十分灵动。

傣族孔雀舞整体的舞蹈动作非常轻盈、优美、矫健、朴实,其内部蕴含的感情也非常丰富,当傣族孔雀舞开始时,跳舞者的下身经常呈现出多半蹲或者半蹲的状态,下肢及手臂的各个关键均有一定的弯曲,身体、下肢及手臂共同形成了傣族孔雀舞的三道弯。其中第一道弯为弯曲的膝部到脚掌,第二道弯为从人体的胯部到膝部,第三道弯为弯曲的上身到人体的胯部。同时在人体的手臂,也是三道弯,这三道弯分别为:从手臂到手肘、从手肘到手腕及从手腕到指尖。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的民族象征,经过近百年的各种民间艺术家的精心创造,傣族孔雀舞在很多方面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同时随着傣族孔雀舞的发展推广,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傣族孔雀舞在进行表演时,对于每一动律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有着较为规范的步伐与地位图。傣族孔雀舞所包含的动律特征主要有开屏、蹬枝、晒翅、抖翅、点水等,这些动律在音乐的配合下非常轻盈、稳重,在不同的手型和动作下,拥有着不同的意境与美感。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傣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特色鲜明的民族,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傣族人民长期劳动中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的灵魂。在其各种文化中,孔雀舞文化绝对算得上是发展得较为迅猛,传播得较为广泛的文化,其高艺术价值的表演性,代表着傣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傣族人民认为孔雀象征美、威仪、和平以及吉祥从而模仿孔雀是有关系的。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孔雀舞的传统表演形式已经在定型了。传统表演形式仅局限于男子,没有音乐旋律的伴奏,但有象脚鼓、锣、镲等打并不显得单调。其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但是,傣族孔雀舞真正迅猛的发展以及广泛的传播是在近几十年完成的,这一过程是与毛相,金明,刀美兰,杨丽萍等伟大的孔雀舞表演艺术家的努力创新及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毛相的《双人孔雀舞》使孔雀舞由民间走上了舞台。在这之前,孔雀舞都是在民间表演,许多人只是听过孔雀舞,但却未在舞台上一睹其“芳容”。而毛相和白文芬共同表演的《双人孔雀舞》第一次将孔雀舞由民间搬上舞台,并取得巨大成功,为孔雀舞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周总理看完《双人孔雀舞》之后紧握着毛相的手说“果然名不虚传,孔雀舞很优美,但还要继续发展,让它更完美”,傣族孔雀舞一下子为广大中国人民所知,年,《双人孔雀舞》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至此,孔雀舞由民间搬上了绚丽的民族舞台。文革结束之后,孔雀舞的发展与传播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在经历了整整十年的文革之后,光明终于战胜了黑暗,金色的阳光重照边疆,人民获得了第二次解放,舞蹈艺术的萌芽也再次从解冻的大地中破土而出,在此背景之下,由刘金吾老师和刀美兰老师编创的,刀美兰主演的《金色的孔雀》诞生了。

杨丽萍创作的《雀之灵》是孔雀舞发展传播的里程碑。她为民族舞蹈开创了一条新路,一条探索人的内心世界,着意人物内心情感和精神刻画的路,使人们对傣家人民赋予孔雀的崇拜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使之升华到,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当代舞蹈创作的重要趋势是舞蹈与心灵的结合,杨丽萍在创作通过一系列极富文化象征意蕴的身体造型层层幻化,极大的提高了舞蹈的可舞性和语汇的新颖度,并最终开拓出深刻的思想境界和丰厚的审美底蕴。《雀之灵》的出现意味着民间舞创作由动作形式风格的继续转变为创作者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审美性继承和发展。

如今,经过几代孔雀舞表演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孔雀舞已经发展传播的非常好,早已被全国人民所熟知,而其屡屡在国际舞蹈大赛中拿奖,也使得其传播到了海外,并深受外国人的喜爱。纵观这一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各位伟大的孔雀舞表演艺术家都是在合理继承传统孔雀舞文化,并对其进行了深度挖掘开发,提取其中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需要时时担负起保护与传承傣族孔雀舞这一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