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春节临近
正是莲藕成熟的季节
更是挖藕的高峰期
吃藕不忘挖藕人!
今天的《新春走基层》
跟小编一起,走进这群挖藕人
去感受一下他们的辛劳与丰收时刻
△银杏视频
眼下正值隆冬,荷塘已有浮冰,冰水刺骨,在我市城西这片占地40多亩的藕塘里,几名挖藕工人在冰冷的泥水中忙碌着。来自山东济宁的梅良清,是挖藕队队长,从早上6点多到现在,他已经在藕塘里挖藕长达3个小时。这些挖藕工像候鸟一样,哪里有藕,他们就会在哪里落脚。“最北面我到过天津,邳州这边温度还行,天津那边冷,有时受不了。”梅良清说道。为了感受冰水中挖藕的艰辛,记者也下水体验了一番。下了水才知道,塘里是又深又滑,行走起来异常困难,冰冷的河水刺骨的凉。梅良清从事挖藕工作已经20余年了。在他看来,挖藕不仅是个力气活,还需要耐心和技巧,要摸清整段藕的走势和长度。遇到水深的地方,下巴都会沾上泥水。“我一天能挖斤到斤藕。”梅良清说,对熟练的挖藕工来说,顺利的话,一分钟就可以挖出一个鲜藕。若不顺利挖一个藕,花上五六分钟也是常事。“摸到藕不要硬拽,顺着水势轻轻拽出来。”记者在梅良清的指导下,也亲自体验了一下冰水下取藕的过程,挖藕看似简单,记者却费了很大的劲才挖出一个藕。在挖藕队中,今年52岁的陈保元年龄最小。陈保元说,自己有三个孩子,大女儿上大学,另外两个孩子在读初中,都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他必须勤奋工作,供孩子们读书。春节眼看就要到了,他得抓紧时间多挣点钱回家过年。当记者问他有什么愿望吗?陈保元笑呵呵地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业有成,自己再辛苦也值了。”转眼间,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大家起身上岸,看着身后密密麻麻的白藕,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今天上午挖了斤藕,感觉这速度还可以。”提起收获,梅良清眼里笑开了花。为了方便挖藕,藕塘的老板在藕塘边,为挖藕工提供了临时的吃饭和住宿点。脱下皮衩,陈保元立即成了一名厨师,他今天炒的是猪肉炖粉条。“今天吃好点,放点肉。平常我们都不加肉,肉太贵了。”陈保元边忙着炒菜边说。在等待吃饭的时间里,梅良清赶紧利用空闲时间修补一下坏了的手套。他说,作为一名挖藕工,修补手套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如果手套刺破了,可以随时修理。中午吃饭的时间,是梅良清几个人一天里最幸福的时刻,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十分开心。“我们工钱一天一发,没有欠工资的,这边藕一装车,我们就能拿到钱。”梅良清说,干什么都不容易,必须肯吃苦,才能出成绩。现在大伙都在赶时间挖藕,挣点钱回家开开心心过年。吃完饭,来不及休息,梅良清又带领他的队友们朝着藕田深处走去。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记者仿佛看到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描摹”的美好生活。新春走基层记者手记挖藕工每天5点半起床,6点半准时到水中劳作,数九寒冬在冰水中一泡就是一天。冬天,他们的手上留下了冻疮,夏天,晒脱了一层皮,挖藕工的生活很辛苦,但是他们却是那么乐观、坚韧。采访中,他们朴实无华的话语、阳光灿烂的笑容深深感染着我们。生活中,正是有了这些人的辛苦劳作,我们才能在万家团圆的餐桌上,品尝到鲜美甜脆的美食,也衷心祝愿他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向他们致敬编辑:翟辛辛 剪辑:孙志伟融媒体记者:林威 摄像:郭家良 摄影:陈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