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玉溪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40个最佳案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早期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的十九大精神,交流总结城市基层*建创新的做法和经验,在中组部组织二局指导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和组织人事报社自年7月起,以“强化街道社区*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城市基层*建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为主题,面向全国开展了全国城市基层*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一年来,征集活动得到城市基层*组织和组织部门的热烈响应,共征集案例近件,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过初评、网上展示、复评和终评等环节,最后评选产生出全国城市基层*建创新最佳案例40个和优秀案例90个。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一、最佳案例

1上海市:城市发展新空间基层*建新亮点——上海探索“滨江*建”的创新与实践

2浙江杭州市:以*建引领推进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建设

3福建福州市:从“”社区*建工作模式到整体系统推进城市基层*建的嬗变

4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凝心聚力,共商共治,陆家嘴金融城楼宇*建工作模式创新

5山东青岛市:四级联动条块融合,提升城市基层*建工作整体效应

6北京市石景山区:坚持*建引领,推进综合下沉,实施城市管理综合体制改革

7新疆乌鲁木齐市:构建城市大*建工作格局,厚植*在城市执*基础

8福建厦门市:小区建立*支部,治理水平大提升

9上海市金山区:“毗邻*建”引领沪浙跨界协同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10广东深圳市:构建“1+10+N”*群服务中心联盟体系,打造城市基层*建坚强战斗堡垒

11山西太原市:以建强四级联动体系为牵引,拧紧城市基层*建动力主轴

12内蒙古赤峰市:推行“融合*建”模式,聚力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服务水平

13辽宁省盘锦市:改革破题,全域推动,让城市基层*建活力倍增

14江苏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小网格”构建城市基层*建“大格局”

15广东广州市:突出“四个聚焦”,打造商务楼宇*建“新坐标”

16宁夏银川市: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城市*建联合体

17北京市通州区: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中打造*建引领“双报到、双积分”新模式

18浙江义乌市:以标准化推进“五共”,提升“五力”,打造中小城市基层*建“义乌样本”

19江苏镇江市京口区:用心打造新时代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京口样本”

20北京市西城区:践行“红墙意识”,凸显*治功能,凝聚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的强大正能量

21青海西宁市:“夏都城市*建联盟”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22四川省:创新开展居民小区*建工作,引领城市基层“微治理”

23湖南长沙市:实施“四项再造”,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24上海机场(集团):*建引领,创新共赢,探索“空港社区”治理新路径——上海“空港*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5天津市和平区:探索构建“1+3+3”*建引领体系,不断增强城市基层整体效应

26海南三亚市:城市基层*建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探索

27云南玉溪市:精准发力,打造城市基层*建新高地

28广东东莞市:筑牢“阳光雨”园区*建工作阵地,构建城市基层*建工作新格局

29山东济南市:以基层协商民主为抓手,探索*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效路径

30陕西宝鸡市:“一核双联四化”推动新时代城市基层*建提质增效

31四川成都市:创新领导体制机制,从相互分离走向相融共生——*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探索城市基层*建新路

32河南郑州市:大力实施“筑体系强堡垒争先锋”工程,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33山东济宁市:探索城市基层*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济宁路径”

34安徽合肥市:以“四联四定”促开放融合,着力提升城市基层*建工作整体效应

35四川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社区:坚持*建引领,探索“四联”路径,构建互联互动城市基层*建新格局

36浙江杭州市江干区:扎实推进城管驿站*建,以行业系统*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37上海市宝山区:“社区通”构建互联网时代*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38河南许昌市:打造“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筑牢城市基层*建工作根基

39浙江宁波市:打造智慧*建的“宁波样板”,为城市基层*建工作注入新活力

40湖南长沙县:构建“全链条”机制让外来流动*员在城市“安家”

二、优秀案例

41辽宁大连市:探索“一总三联六化”工作思路,以城市*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42广西贵港市:以*建联盟为抓手,提升城市基层*组织组织力

43上海市闵行区:“*建领航·红色物业”——*建引领下的业委会和物业服务行业建设的闵行经验

44福建厦门市湖里区:坚持“四个突出”、把握“四个维度”,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建工作水平

45河南许昌市魏都区:“五网融合”智慧*建平台,架起城市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高速路”

46河北平泉市:探索建立社区共建委员会,创新“四个延伸”新机制

47四川成都市锦江区:探索商圈*建,“春熙路径”“百年金街”焕新颜

48黑龙江牡丹江市: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抓好城市基层*建工作

49浙江嘉兴市:深化“红色物业”*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50吉林松原市:倾力打造街道“*建联盟”,构建城市基层*建共同体

51江苏无锡地铁集团:发挥*建联盟优势,探索助力城市发展新路径

52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打造“南京南站区域*建联盟”,创新枢纽经济圈*建新模式

53山东烟台市:构建城市基层*建“资联网”,以上下聚焦联动推进资源聚集联享

54山西阳泉市:坚持“四个融合”,探索资源型城市基层*建新路子

55江西南昌市青云谱区:“小桔灯社会组织*建孵化中心”——小组织撬动大发展,大*建开创新格局

56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创新推行“社校联盟”,探索城市基层*建互联共融新途径

57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深化“契约化”*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58湖南长沙市天心区:推行“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机制

59陕西铜川市王益区:打造城市基层*建“红旗模式”,引领社会治理

60吉林白山市:推行社会化服务“五进”社区,提高城市基层*建引领社会治理能力

61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区域化*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

62天津市河西区:实施“红色聚力行动”,以联建共建强化城市基层治理

63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构建“互联网+”时代*建“三三制”工作新体系

64广西玉林市:实施“六化一创”工程,构建城市大*建新格局

65贵州贵阳市:坚持*建引领推进“六小联通”

66江苏常州市:以“许巧珍7+工作法”激发城市基层*建活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67上海市*浦区半淞园路街道:以*建引领业委会规范化建设,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68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家庭小*校”牵动社区治理大格局

69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坚持*建引领“数字红墙”,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70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建引领社区共治共建共享“融乐家园”

71安徽天长市:整合融合强基础,城市*建结硕果

72重庆市大渡口区:研发运用基层*建智慧云服务平台,切实提升*组织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水平

73浙江湖州市:打造“8分钟*员活动圈”,构建城市基层*建互联互动大平台

74黑龙江伊春市:“联”出优势,“盟”见效能

75云南昆明市:万名*员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

76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区域共建共治,推动城市基层*建高效联动

77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开发“*建地图”,构建城市新时代开放式组织生活体系

78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红色管家”——抓实基层*建的“最后一公里”

79安徽淮北市:打造开放式*校,构建城市基层*建新格局

80甘肃敦煌市:“四进四联”凝聚“三社联动”新动力

81湖北武汉市洪山区:创新开展高校区域化*建工作

82新疆克拉玛依市:打造“家门口”*建,厚植*在城市的执*之基

83江西乐平市:盘活用好既有资源,实现城市基层*建融合发展

84浙江嘉善县:织密“善城”服务网,打造“善城大爱”城市基层*建品牌

85山东烟台开发区:打造城市商圈“红色联盟”,激聚区域*建新动能

86海南海口市龙华区:*建引领聚民心,三无小区焕生机

87福建福鼎市:坚持“四共联动、双向用力”,构建一体化城市基层*建格局

88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打造“小岛迁,大岛建”背景下海岛城市基层*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89云南昆明市官渡区:用好大数据“指挥棒”,奏响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协奏曲”

90福建福州市鼓楼区:以回答好“三个如何”为主线,探索城市基层*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91吉林长春市:深入实施“四强一创”工程,着力提升街道*工委统筹功能

92内蒙古鄂托克旗:构建“小城镇大社区”服务格局,探索小城镇城市基层*建新模式

93山西长治市:支部建在小区,延长工作手臂,提升基层*建引领社会治理水平

94甘肃嘉峪关市:多方联动精准施策,打造*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红色名片”

95湖南浏阳市:把“话筒”交给群众,*建引领社区共治

96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睦邻*建筑“共治”格局多方联动促“美好”生活

97北京市东城区:坚持*建引领做好群众工作,打造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98吉林长春市南关区:街居一体互联互动开放融合释放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层*建新模式

99重庆市南岸区:推进基层协商,探索三事分流,建立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新机制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持续深化拓展精细化服务法,不断提升*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湖南东安县:退休不褪色,城市添新色,离退休*建工作创新

江苏张家港市:“*建+互联网”集聚新智慧,助推城市基层*建高质量发展

山东寿光市:推行“六化一体”*建模式,凝聚共驻共建合力

福建漳州市:打造群众身边的“城市*建综合体”,实现城市基层*建“三个转向”

山东诸城市: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激活两新组织*建新动能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睦邻*建——打造有温度的城市社区共同体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四步走”为楼宇商圈健康发展注入红色力量

湖北武汉市江汉区:推动商务楼宇*建有形有效覆盖的实践与探索

陕西子长县:“同一个家”*建工作法把“全域*建”落到实处

内蒙古满洲里市:大力推进“国门*建”,筑牢祖国北部边疆安全稳定屏障

湖南衡阳市:创建“先锋家园”平台,打造城市基层*建综合体

重庆市江北区:探索建立“五联”机制,推动全域*建互联互动

江苏泗阳县:打造城市“红网格”构建互联互通城市融合*建体系

贵州福泉市:“三联三统”推进城市基层*建工作

陕西西安市灞桥区:城市驿站“微阵地”彰显服务大作为

山西永济市:构建全域*建工作格局,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河南洛阳市:四级联创推动城市基层*建,四化并举创新城市基层治理

吉林四平市:“四抓四促”凝聚共建力量,助推城市基层*组织融合发展

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以“七彩红桥”为抓手不断筑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江苏江阴市:*员联户“1+10+N”,“小制度”撬动“大治理”

广东博罗县:实施“红色领航工程”,探索县级城市基层*建工作新路子

湖南常德市:以*建为统领,凝聚城市发展合力

四川绵阳市:探索推广“1+5”社区*组织区域化资源整合调度工作模式

国网嘉兴供电公司:红船共产*员服务队——推进城市基层*建工作的燎原星火

四川青神县:“1·3—1·4”工作法构筑城市基层治理“同心圆”

北京市东城区永外街道:“红色物业”助力永外发展“一带一网”彰显时代担当

上海市浦东高行镇: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提升组织力探索*建引领社会治理新路径

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开展机关社区“双结双联”,推动区域*建融合发展

福建莆田市荔城区:打造城市*建共同体,共筑城市*建“新家园”

江苏太仓市:“行动支部”大联盟建强堡垒,推动城市基层*建破题谋篇

玉溪市:精准发力打造城市基层*建新高地

中共玉溪市委组织部

一、背景起因


  玉溪地处滇中腹地,距省会昆明88公里,国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泛亚铁路中线和东线在这里交汇,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构筑西南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全市建成区面积75.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8.4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率50.8%,居全省第二位。近年来,玉溪市主动顺应城市基层*建新情况、新要求,始终聚焦工作重点,定向精准发力,大胆探索创新,努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全力构建与玉溪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基层*建新格局,为建设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创新开放、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魅力之城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主要做法

(一)高标定位、凝聚共识,打造责任落实“工作链”。


  立足玉溪区位优势、人文地理、资源禀赋,坚持把玉溪置于滇中城市经济圈、云南区域性中心城市来考量,对标全国先进,凝聚思想共识,着力打造滇中城市基层*建新高地。一是实行“一把手”工程。市、县区成立由*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城市基层*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定期报告、沟通调度、跟踪督查等制度,切实把加强城市基层*的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治任务抓紧抓实。二是构建四级联动体系。制定责任、任务、督查三类清单,建立上下协同、整体推动机制,形成环环相扣的*建责任链条。市委负责总体规划布局、全面指导,发挥谋大局、管大事作用;县区委负责制定目标任务、检查督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街道*工委负责抓好区域统筹、组织实施,发挥链接各领域*组织的“轴心”作用;社区*组织负责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发挥战斗堡垒和兜底管理作用。三是构建“2+5+N”*策体系。出台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建和加强城乡社区治理2个总意见,制定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群服务中心建管用、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建信息化建设等5个涉及面广、改革力度大的制度办法,配套完善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示范街道社区建设指导标准、*组织和*员“双报到双报告”等N个制度,构建城市基层*建“四梁八柱”制度体系。

(二)示范引领、内外驱动,构筑全域*建“新业态”。


  实施城市基层*建示范引领行动,加强系统设计,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全域统筹、以城带乡、抓点带面、多方联动、融合推进”的城市基层*建新业态。一是坚持系统规划,梯次推进。在相对城市化程度较高、“两新”组织较多、城市功能较全的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县、玉溪高新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打造“标杆”高地,发挥示范带动“火车头”作用。在县域形态逐步向城市形态发展的通海县、华宁县等6个县,坚持城镇化与城市基层*建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在解决有人办事、有阵地办事、有钱办事的基础上,突出城乡互动、以城带乡融合发展。二是坚持城市反哺农村,推动城乡*建一体化。建立城乡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等机制,加快城市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向农村流动,推进城市基层*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挂包帮”“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和乡村振兴“百个支部结对共建”“百名专家扶百村”“千名领导挂千村”“万企帮万村”等系列行动,个单位2.47万名领导干部挂包贫困乡镇、贫困村和帮扶贫困户,做到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户全覆盖。近5年累计减贫32.9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8%。三是坚持标准先行,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制定示范街道“八有”标准和示范社区“八化”标准,打造52个街道社区示范点,确保示范点建设“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形成一批具有玉溪特色、符合玉溪实际、能够体现“玉溪”标准的经验做法和*建品牌。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建强*建工作平台。制定*群服务中心“13+X”“7+X”功能布局标准,推动“1+10+N”*群服务中心联盟建设,年前将建成1个不少于平方米市级*群服务中心,10个不少于平方米县区级*群服务中心和一大批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行业系统部门、“两新”组织、居民小区等*群服务中心(站)。目前,已建成各领域*群服务中心64个,有余个*支部在*群服务中心开展主题*日活动2万余场次,开展社区惠民公益活动2.2万余批次。

(三)做强街道、做实社区,锻牢基层治理“动力轴”。


  紧扣街道社区*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全力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管理资源下沉,把街道社区*组织建成联接辖区各领域*组织的坚强“轴心”。一是强化街道统筹协调功能。围绕街道职能职责,按照“4+1”模式统筹设置综合管理办、*建工作办等功能型后台,“6+1”模式统筹设置*群服务、社会保障服务、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服务型前台,推行“一次性受理、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逐步取消招商引资等职能,赋予街道加强*的建设、统筹区域发展、实施综合管理等8项职权,推动街道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加强*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二是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全面推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增强社区服务能力,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内容,创设服务载体,把资金、资源和服务群众项目以社区*组织为主渠道落实,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减证便民”,清理不合理证明项,停征、免征、取消行*事业性收费60项,降低收费标准8项。三是建强街道社区工作力量。每个街道配备专职*务干部3人以上,每个社区配备1名专职*务副书记,选派非公企业*建指导员人、城市基层*建指导员39名,公开招聘“两新”组织专职*务干部名。实施社区*组织书记“领头雁”和后备干部“金种子”培养工程,实现社区主要负责人培训全覆盖。累计从社区*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多名,选拔到街道(乡镇)领导岗位51名。实施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财*全额承担学费,每年招收本、专科村(社区)干部学员余名。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研究制定3岗12级社区工作者岗位薪酬管理体系,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将实现翻番。四是强化基层基础保障。建立以财*投入为主、*费补助、社会支持、社区自我补充的经费多元投入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每年每个街道10万元、每个社区5至10万元的群众专项工作经费、8万元*建工作经费标准,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

(四)区域统领、条块结合,画好互助共建“同心圆”。


  强化街道社区*组织“红色纽带”作用,推动各领域*组织共驻共建、互联互动。一是建立区域化共治共建共享机制。全面推行街道、社区*建联席会议制和兼职委员制,个驻区单位*组织与街道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名驻区单位*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推行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孵化培育了“红色义工联”等一批社会组织,形成了“布衣工程”“小桔灯”夜校、“蝴蝶微心愿”“爱心*手环”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年1-8月,城市辖区单位个*组织1万多名*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报告”活动次,对接供需资源清单项,需求清单项,形成项目清单项,协调处理市容环境、社会治安、民生保障、双创宣教、爱心帮扶等各类问题余件。二是推进行业系统*建与新兴领域*建“两个融合”。以*支部规范化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街道社区“聚力先锋”、机关“勤廉先锋”、国企“强企先锋”、事业单位“民生先锋”、“两新”组织“活力先锋”5个先锋行动,推动行业系统主动融入属地中心任务和区域化*建工作,推进条条与块块深度融合。依托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设立区域性*组织6个,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产业链设立行业性*组织20个,在街道社区统一建立综合性*组织,对辖区内新兴领域*员和流动*员实行兜底管理和服务,“两新”组织*组织覆盖率分别达64.4%、71.8%。三是推行“积分管理+主题*日+志愿服务”模式。围绕文明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抚仙湖保护等中心工作,以*员积分管理为载体,抓实*建带群建,全面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积分“三亮”活动,科学设置*员积分制加扣分细则,量化“两学一做”中的“做”的标准,引导*员每月主动做贡献、挣积分。全市组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6个,注册志愿者12万余人,城市*员志愿服务蔚然成风。葫田社区、教育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涌现出连续57年为群众义务理发的老*员郑德忠等一批先进典型。

(五)借力网络、提高效能,搭建互联互通“*建云”。


  主动融入全省“互联网+*建”,制定城市基层*建信息化实施意见,构建“落地为站、手机到人、上天为云”三层贯通互联系统,助力城市基层*建工作创新发展。一是“落地为站”,依托互联网技术,建成覆盖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的“云岭先锋”综合服务站点个,进平台服务事项均达到项以上,累计办结服务事项54.7万件,打通联系*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手机到人”,依托“云岭先锋”手机APP定制开发“玉溪城市基层*建”平台,新增项目众筹、*建地图、场地预约、资源共享等8个运用板块,成为*员学习和抓城市基层*建的“随身宝”。三是“上天为云”,依托省基础云服务和“*建云”项目,构建以*统数据分析、组织生活预警监督分析、支部规范化建设分析等11个分析模块为主架构的“玉溪智慧*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建工作决策实施、考核管理实时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三、取得成效

(一)城市基层*组织*治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充分整合街道、社区*组织、*员以及其他各类组织等主体资源,推进各级各部门、各组织协同联动,做到了人在哪里、*员在哪里、*建工作重点就在哪里。

(二)城市基层*建工作联动机制基本确立。


  全市各级*组织站在讲*治讲大局的高度,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全力以赴,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构建了*委负责,组织、宣传、*法、财*、民*、群团等职能部门单位有效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形成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城市基层*建引领城市治理机制逐步形成。


  构建了以区域化*建联席会议为枢纽,以街道社区*建、行业*建、单位*建为支撑,集工作机制、组织网络、运行平台、资源支撑等要素为一体的城市基层*建工作基本架构,推动社会治理协同化发展,为玉溪连续8次上榜中国最安全城市贡献了力量,有力推进了我市创建全国“长安杯”工作。

(四)城市基层*建基础保障水平明显加强。


  全市上下真心实意重视基层、真金白银投入基层、精兵强将充实基层,各领域基层*建工作经费、*员教育培训、基层干部补贴全部纳入财*预算,基层干部待遇、活动阵地和经费保障水平全面升级,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收入增长相协调的基层*建工作投入保障机制。

四、经验启示

(一)盯紧*委书记这个“关键人物”。


  *委高度重视是基础,一把手重视是做好城市基层*建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市委作为“一线指挥部”,市委前指挥,经常调度、专题调研城市基层*建工作,从根本上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基层基础保障、*建互联互动等重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找准服务改革发展这个“关键定位”。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建工作的职责所系和生命力所在。要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把城市基层*建工作职能与城市的改革发展有机结合,坚持两轮同轴、同步发力,发挥*的组织优势和社会整合功能,最大限度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三)狠抓支部规范化这个“关键单元”。


  牢固树立*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围绕提升基层*支部组织力,开展好以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基层*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支部和*员在融入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杜绝“两张皮”和形式主义。

(四)办好民生事务这些“关键小事”。


  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城市居住群体日趋复杂、多元主体、多样需求等特点,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最大限度发挥组织优势、服务功能,适应城市基层多样化需求,切实解决好棚户区改造、环境治理、入学难、就医难、买房难等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广大群众共享资源下沉的“红利”。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新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