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大事记
1月,州委根据*中央和云南省委的指示,派出调查组认真检查落实知识分子*策。对全州名知识分子的档案进行复查。
1月,州委决定:从年夏收开始,粮食收购价提高26%,超购部分在提高的基础上再加价50%。随后,又开放了蔬菜和肉类市场,价格随行就市,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喜获丰收
1月6日,成立中共德宏州委调查研究室。
1月15日,州委、州革委决定开放全州粮油集市贸易,允许社员自己所生产和分配的少量粮、油上市交易,进行品种余缺调剂,毗邻县市亦可上市交易。
2月,州委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作出4项规定:一是恢复包工包产办法,实行按劳计酬、按劳分配;二是合作社小项农活,允许包到个人;三是放宽社员自留地、自开地、自留山和大牲畜*策,不再割资本主义“尾巴”;四是合作社租用私人大牲畜等生产资料,需付给合理报酬。
2月4日,州委召开州直*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会议明确提出: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否定“文革”,落实处理“文革”中造成的一切遗留问题。
2月15日,中共德宏州纪律检查委员会正式成立。年7月,经省委批准,州纪委升格,成为独立的*的纪律检查机构。
3月,梁河县曩宋公社瑞泉大队34个生产队在全州率先建立“三包一奖”(包产、包工、包成本及奖惩)的生产责任制,在全州引起强烈反响。
3月,州委决定调整山区产业结构,把茶叶生产作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州委制定了以下措施:一是州、县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区乡设置了茶叶辅导员;二是制定了有利于茶叶生产发展的奖售、粮茶挂钩及开发性补助的一系列*策;三是建立茶叶基地和生产样板,实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促进茶叶生产稳定、高产;四是组织茶种、农药、化肥和制茶机械的供应,建立了新制和精制茶厂(所)。通过以上措施,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由年的亩发展到年的16万亩,产茶由71吨增加到.9吨,山区面貌有了较大改变。
江东茶叶基地
4月,创建云南省德宏州农业机械化学校。
4月18日,公安部决定成立瑞丽边防检查站。
6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给地主和富农分子摘去帽子的决定》,给全州名地富分子摘去帽子,给名地富子女改变为公社社员成份;给名地富家庭出身的第三代改变为公社社员家庭出身。
9月13日,州委、州革委决定调整粮食征购起征点,减轻农民负担。人均起征点定为:梁河山区公斤,坝区公斤;潞西、盈江、陇川公斤;瑞丽公斤。凡达不到起征点的生产队,一律调减,五年不变,全州少征吨。
交公粮
10月11日,成立德宏州人事局、德宏州劳动局。
10月15日,德宏州财贸学校恢复办学。
10月,州革委制定《查私与检查工作规程》,并在潞西、梁河设立工商、税务、海关联合检查站。
11月10日,云南省科委大盈江治理考察组提出《梁河、盈江县治理大盈江考察报告》。
11月,从11月1日起,对部分农副产品提价,同时对职工实行物价补贴。
11月,国营商业开始经销电视机、电风扇。
11月,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全州又减免公粮1.25吨。此项减免措施,至年终止。
12月3日,成立德宏州人民武装委员会。
12月3日,成立德宏州委整顿治安领导小组,5日,州委批转州公安局*组《关于整顿社会治安的报告》。
12月20日,州委召开“三干会”,人参会,会议就如何实现工作着重点的转移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会议作出了《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为夺取年农业全面增产和各项工作全面前进而奋斗》的决议,走出工作重点转移第一步。
资料来源:《德宏改革开放30年》及网络
综合审稿:王 伟
文稿初审:杨星明 张保和
文稿校对:罗 敏 张青青 杨春芳
刘丽珠 王 裴 紫保平
责任编辑:线智林 龙路云 明祖丽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