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tslf/少数民族移民在城市中的跨族婚姻*
——对蒙古族、朝鲜族、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的调查研究①
张继焦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我国蒙古族、朝鲜族、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等六个少数民族的跨族通婚情况进行分析,认为,(1)跨族婚姻的人口基础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民族人口出现多元化,其社会基础是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频繁;(2)影响跨族婚姻的一些主要因素包括:国家的少数民族优惠*策、本民族的聚居程度和民族内部的交往程度、语言、宗教等;(3)跨族婚姻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它对民族身份选择和民族认同等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它不但是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测量城市民族关系的一个主要变量。
中国少数民族;城市移民;跨族婚姻
引言
恋爱、婚姻和家庭是世界人类学和民族学最经典的研究领域②。在中国,婚姻家庭研究曾经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有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10个穆斯林民族实行宗教内婚;彝、白族、傈僳、佤等民族的部分地区实行民族内婚,表现为“姑舅表婚”(亦称“交错从表婚”)和“姨表婚”(又称“平行从表婚”);彝族和藏族的某些地区盛行等级内婚。比如,傣族“一定条件下与外族通婚,实行不严格的民族内婚制”
云南元江县)“傣族各支系之间很少通婚,——至于与其他民族通婚,那就更少了”③;(云南佛海县)傣族“除了与汉族通婚外,不和山区民族通婚”④;(云南潞西县)“(傣族姑娘)多愿嫁与汉族”,其原因是“嫁汉人丈夫好享福,可走遍天下好地方”⑤。又比如,藏、拉祜、布朗、景颇、哈尼、佤、壮、瑶、基诺、羌等民族的某些地区,还保留着短期或长期的“妻方居住婚”(或称“从妻居”或“从妇居”)的形式。而在壮、苗、瑶、黎、侗、水、布依、普米、毛南等民族的部分地区还保留着“不落夫家”(亦称“坐家”或“暂住娘家”)的婚俗。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地,我国少数民族的婚恋和家庭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宗教内婚、民族内婚等传统婚姻形式受到了挑战和冲击。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迁移到城市中工作和生活之后,他们的跨族婚姻成为一个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