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出诊时间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250401/w1vcz03.html就在刚才,在“民族团结”方队前列,来自56个民族的青年代表身着多姿多彩的民族盛装,伴着乐曲的节奏变化队列、欢呼雀跃,不停挥舞手中的国旗向沿途观众挥手致意。“团结奋进,爱我中华”的口号声响彻广场。
走在队列里的,有16名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她们是白族青年陈晶晶、哈尼族青年陈欣怡、傣族青年罕贵琴、独龙族青年何淼、普米族青年和菲、纳西族青年和露雯、怒族青年罗玥、景颇族青年孙栀涵、布朗族青年陶娅、拉祜族青年铁晓芳、基诺族青年王琰千一、阿昌族青年杨莉雪、德昂族青年张晨、彝族青年郑倩南、佤族青年周盈盈、傈僳族青年字正梅。此刻,她们汇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一个个青春的身影如同人潮中腾起的朵朵美丽浪花。
9月初,这队由云南各高校推荐、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选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城市火炬传递和开幕式活动,随后马不停蹄赶到北京参加演练。当时,方阵训练已进行了1个多月,她们只能追赶。
陈晶晶说,开始练得很艰苦,经常腿脚酸痛抬不起来。保持排面整齐需要每一个人精确把握好列、行的行进速度,而这成了难关。融入这个大集体后,团结互助、共学共乐的生活让她们找到了伙伴间的默契,逐渐练就了整齐划一的动作。
“我旁边有朝鲜族、土家族、畲族、撒拉族同学。休息间隙,大家展示才艺,交流各地风俗,现在我手机里的朋友圈差不多56个民族都加齐了。”陈欣怡则说,在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帮助中,“民族大家庭”这个以往觉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可感可触,“随着国庆的到来,我很珍惜和大家共处的最后时光”。
云南女孩中有不少是第一次来北京。头一次来就参加如此隆重的活动,让她们感到无比激动。陈晶晶、陈欣怡不约而同地提到,每次到天安门广场演练,听着耳畔歌颂祖国的乐曲,目睹武器装备的钢铁洪流,“兴奋得不得了,拼命挥舞国旗,完全停不下来,一股强烈的爱国之情在胸中升腾”。
镶花边的黑布包头,搭配精美腰箍的彩色横纹筒裙,坠满胸前、颈项和腰间的数十个五色绒球如鲜花盛开……张晨的这套德昂族服饰制作了一个月。能在国家盛典中展现本民族盛装,她十分自豪;能在近两个月的艰苦训练中坚持下来,她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
年,还在上高中的张晨透过电视屏幕观看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而今天却站在同样的地点,成为国家庆典的参与者。不过,这一次反而不能完整目睹震撼人心的分列式。“我们必须坚守方阵。虽然自己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点位,但只有每一个人遵守纪律、全力以赴,才能呈现出完美效果。”她说,以这种方式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是一个很光荣的任务、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咱云南这16个可爱美丽的少数民族姑娘吧!
杨莉雪(阿昌族)
“祝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我爱您我的祖国!”
她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大一利用寒暑假走进贫困地区、深入贫困家庭,用自己的所学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并得到认可。
阿昌族为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地区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及潞西市,保山地区的腾冲县、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水稻品种多、质量好,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曾号称“水稻之王”。阿昌族制造的铁器也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陶娅(布朗族)
“祝愿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她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加昆明市“阳光助残行动”志愿者,获得过“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巴达、西定和打洛等地。布朗族是一个善于种茶和制茶的民族。布朗族居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在布朗山上广泛种植茶林,制作茶叶,使这个边远的山区成为“普洱茶”的重要产地。
陈欣怡(哈尼族)
“祖国母亲70岁生日快乐,
五十六个民族心连心,手牵手,
我们共同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她的家乡是云南红河,有“江外侨乡”的美称,景色怡人。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西双版纳格朗和的南糯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哈尼族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地方实现了粮食加工机械化。现已建立了冶炼、采矿、机械制造、化工、建材、能源、纺织、塑料制品、卷烟、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为全国的“锡都”。
罕贵琴(傣族)
“祝祖国母亲七十岁生日快乐。
一帆风顺,前途似锦,
光辉灿烂,未来更好。”
她现在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在校期间曾参与“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与进步”拍摄活动,获得过西双版纳州“民族与进步”优秀演员奖。
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傣意为酷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例如,极为流行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等。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族人民用它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宗教经典和文学诗歌。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何淼独龙族
“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她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
独龙族是一个只有6千多人口的少数民族,独龙族勤劳、勇敢,有着优良淳朴的道德观念。重信用,遵诺言,是独龙人的传统美德。他们的住房从不加锁,粮仓门上仅横竖插上几根树枝作记号,从不担心被盗。如今,现代生活虽然改变着独龙人的面貌,但这些优良传统却依然保存。
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独龙族的发展,曾经两次回信鼓励独龙族干部群众,极大的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独龙族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巨变,年实现了整族脱贫。何淼说,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独龙族大学生,一定要感党恩,珍惜现在美好时光,认真学好本领,为家乡人民更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奉献青春。
和露雯(纳西族)
“衷心祝福祖国母亲70岁生日快乐!
能生在这样的时代,
并有机会参加这次大庆我觉得很荣幸也很自豪!”
她就读于于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专业。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纳西族讲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两种方言。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人就创制了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和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文,这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仍在民间流传的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典籍称为《东巴经》,中国藏有册左右,世界上其它各国藏有1.1万册左右。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现在通用汉文。
罗玥(怒族)
“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繁荣富强,
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她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在校期间曾荣获学生会优秀干部、第四届云南民族大学国防体育定向越野锦标赛第一名、首届民族舞蹈大赛优秀表演者称号及年民族团结一家亲少数民族舞蹈大赛二等奖。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怒族有27万多人,是我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除少数居住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兔峨乡之外,多数以小聚居形式,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三县,断断续续绵延多公里,直到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的南端,与傈僳族、藏族、白族等民族杂居。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解放后使用汉语。怒族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怒族热情好客,客人来访时,全寨都要献出最好的野味。
和菲(普米族)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努力学习做新时代追梦人”
她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积极参加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汇聚民族情共筑中国梦”全国各民族青少年同心营活动。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和宁蒗等县。“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布特点。普米族自称“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也称有“博”、“巴苴”等。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普米族擅长饲养家畜和放牧,畜牧业发达。
孙栀涵(景颇族)
“祝祖国母亲70岁生日快乐,
祝您快乐,愿您强大,我爱您!”
她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景颇语)专业,能流利地说景颇语支系中的浪速语,还在昆明春城目瑙纵歌时被任为瑙双瑙巴组领舞。
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州各县的山区及怒江州沪水县的片古岗地区,少数散居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缅甸也有景颇族聚居。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
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景颇族居住在山区丘陵地带,以农业为主,水田少,旱地多,住竹楼。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
铁晓芳(拉祜族)
“祖国母亲祝您生日快乐,
一路前进一路高歌,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她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专业是拉祜语。铁晓芳的家乡在云南的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名积极上进的拉祜族女孩,学习拉祜语让她更加了解拉祜族,为发扬和传承拉祜族的优秀文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拉祜族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改革开放以后,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创办了炼铁、农机、采矿等。
王琰千一(基诺族)
“我爱我的祖国祝祖国母亲繁荣昌盛”
她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在基诺山乡生活期间,学习基诺文化、制作基诺族服饰,多次对外宣传基诺文化。积极充当基诺山寨风景区志愿者,向游客展示基诺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特色。
基诺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民族乡。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基诺”是民族自称,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申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基诺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主要以农为生,旱稻、棉花、玉米是他们的传统农作物。种茶历史悠久,盛产有著名的普洱茶等。
张晨(德昂族)
“我在祖国怀里成长,祖国在我心中扎根,
希望能一直为祖国出份力。
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她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曾担任过学校院学生会文艺部的干事,被评为学院的“优秀共青团团员”,获得过“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与傣、景颇、傈僳、佤、汉等民族交错而居。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制造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享有声誉。
郑倩南(彝族)
“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她是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代表学校参加云南省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云南省民族运动会秋千队高度赛和触铃赛。她是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国家二级篮球裁判员、国家二级田径裁判员,并荣获国家肆级健美操证书。
周盈盈(佤族)
“祝愿祖国母亲繁荣昌盛,我爱您”
她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热心公益,在“香港青少年民族文化研习考察计划——内地民族文化大使进校园交流活动”中被授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推广大使”称号;同时,还参加了“来自星星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