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朋友圈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年终盘点
十大关键词
十大热点
年度人物
风云人物
的风风雨雨
……
不论是娱乐圈
还是财经圈
或是社会圈
总有一群人
无一例外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不管在哪一份总结名单里
对这一群默默离开的人都没有只言片语的提及
张体留、黄启春、路珍楼、尹定禄
郭自益、彭恩富、董翠林、李华生
聂正朝、薛广杰、赵朝清、段开乾
他们悄悄地离开
没有打扰公众半分
太多的人对他们一无所知
而他们却是“中华民族奔腾的血脉、不屈的脊梁”
也是最不该被遗忘的
他们就是无私无畏的腾冲抗战老兵
匆匆的赶来
却再也追不上他们离开的身影
青山有幸埋忠骨,盛世我辈送英雄!
01
张体留
年2月1日逝世,享年90岁
他是腾冲最后一位辞世的川籍远征军老兵,90岁大寿当日,他没有交代一句遗言,安详的离开。
张体留,四川眉山茶店村人,年到宜宾当兵,此后,他从宜宾步行近3个月到达大理接受新兵训练。训练结束,他被分配到第6军军部卫士排担任警卫工作,随后进干部班军训,结束后调预备二师六团一营一连三班,跟部队开赴腾北一带打游击、防守怒江防线。年5月,张体留随滇西反攻部,开始反攻腾冲、龙陵、芒市、畹町,参加过高黎贡山攻坚战,扫清腾冲外围日军各据点及收复来凤山、收复腾冲城、收复腾冲全境等战斗。腾冲收复后,他继续随部队南下,参加收复龙陵、木康、芒市遮放、三台山、黑山门、畹町等战斗,为收复滇西等地做出不朽贡献。年8月15日,得知抗战胜利,张体留等不少远征军士兵离开了部队。但他们没有离开腾冲,而是留在那里,守着薄田、旧屋,守着牺牲在此地的战友,过上了简单、宁静的日子。
02
黄启春
年3月15日逝世,享年97岁
他的双腿曾被尸水浸泡留下残疾,他曾在采访中说:“当时在雪山上,三天没吃饭,肚里没有一点粮食,只能吃雪。”
黄启春,云南腾冲人,滇西战役前在家乡当保长,年5月自愿参军,分配在预备二师5团9连3排,曾任上士文书。年曾参加潞江、北斋公房等地区的对日军作战,在参加收复腾冲战役中,双腿和右手被尸水浸泡导致皮肤大面积坏死留下残疾。年10月,收复腾冲战役后退伍回到家乡务农。
03
路珍楼
年4月10日逝世,享年岁
他是山西最年长的抗战老兵,战火中,他救治了很多战友,退役后,他定居云南腾冲治病救人。
路珍楼,原籍山西省高平市,是原20集团军总司令部少校军医。年考入南京军医学校,年毕业,抗战爆发后隶属54军14医院,先后参加了广东、广西昆仑关等战役,后由广西转入文山西畴退守云南。滇西反攻收复腾冲战役数度救治战友抢救生命,滇西国土收复后退役,安居腾冲,医院从事医务工作至退休。
04
尹定禄
年4月10日逝世,享年94岁
忠魂千古,腾冲这一天送别两位抗战老兵(路珍楼、尹定禄),英雄慷慨去,浩然正气存。
尹定禄,云南腾冲人,是原滇康缅游击纵队司令部译电员兼任秘书。抗战期间,尹老随滇康缅游击纵队司令王凯将军在滇西盈江盏西、新城、梁河河西一带打游击打击日寇,年腾冲光复后请假回家务农。
05
郭自益
年5月16日逝世,享年92岁
他亲眼目睹过日军活埋中国人。他深受父兄的事迹(他的父亲郭仕唐参加了张文光领导的云南省辛亥革命;大哥十六岁时就自告奋勇地带粮食参加到滇缅公路的建设中)感染,坚定投身于抗日救国。
郭自益,云南腾冲人,年5月,日军占领腾冲,郭自益亲眼目睹了日军在英国领事馆附近活埋中国同胞的暴行,使他更加坚定投身于抗日救国的决心。他隶属于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年参军,黄埔军校大理干训团第十九期学员,中尉军衔,参加过怒江、守铁索桥战役,抗战时主要从事情报收集工作。
06
彭恩富
年7月7日逝世,享年90岁
他的右小腿曾被弹片击断,当场昏迷。因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留下了残疾,给他随后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彭恩富,云南腾冲人,原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六团三营二连战士。年2月初入伍,曾参于防守怒江天险防线,年随部队进行滇西大反攻强渡怒江,仰攻克复高黎贡山,随部队攻打扫清腾冲城郊日军诸据点,攻克来凤山与腾冲县城等攻坚战在战斗中负伤,滇西及腾冲全境收复后向部队请假回家务农。
07
董翠林
年7月27日逝世,享年93岁
他曾在战役中负伤,子弹穿过了他的下巴,后来虽痊愈但却造成董老的下巴是歪的。他经常说:“人可以饿肚子,枪炮不行,枪炮饿肚子就不能打仗了。”
董翠林,云南腾冲人,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五团二营四连的一名机枪手。年,刚满20岁的董翠林从家乡腾冲县马站乡兴龙村新寨下组加入部队参加战斗,之后随部队参加了包括强渡怒江、仰攻收复高黎贡山以及收复腾冲等诸多战役,滇西全境收复后离开部队回家务农,之后一直在家居住至终老。
08
李华生
年10月10日逝世,享年98岁
他的“一骑飞奔闯弹雨”化为绝唱。他曾在战斗中被日军的枪弹洞穿下颌身负重伤,是凤岗籍最后一位留滇的远征军老兵。
李华生原名黎华仙,祖籍贵州省凤岗县绥阳镇砚台村简家坨。17岁参军抗日,年参加武汉保卫战,年参加广西昆仑关战役,年初,李华生隶属的预备二师被编入中国远征军,年他参加腾冲反攻战,抗战胜利后离开部队,来到腾冲市清水乡良营村蔺家寨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之后一直以务农为生。
“一骑飞奔闯弹雨”,年8月,预备二师收复腾冲的战斗时,被日军设下的埋伏堵住了去路。李华生挺身而出,自告奋勇骑上长官的战马,冒着生命危险暴露目标,让后方的战友成功射杀日军狙击手,打通了前进的通道。
“哭罢秋风望滇西,李老溘逝梦依稀。华发满是伤心事,生逢乱世留唏嘘。”这是来自贵州凤岗的志愿者胡启涌,为痛悼李老离世所作的一首藏头诗。
09
聂正朝
年11月11日逝世,享年94岁
在滇西抗战中,聂老有两段难忘的战斗经历。他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是高黎贡山界头灰坡的阻击战,这场战斗让聂老终生难忘。让聂老最难忘的还有攻打来凤山,他亲眼见团长阵亡。
年9月,聂老所在部队奉命从和顺一带攻打来凤山,当时连队发起了10余次冲锋,但都被日军打退了,最后一次冲锋被打退后,全连仅剩下4人。此时,5团团长李颐端起一个炸药包就冲上前沿。就在李团长要拉响炸药包投向敌人碉堡的瞬间,一颗子弹击穿了李团长的头部,聂老和战友们立即发起了冲锋,终于攻克了堡垒。
聂正朝,家住腾冲市曲石镇双河社区湾塘村,原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五团一营一连,他年轻时应征入伍,在部队中先后任班长、排长。曾参加高黎贡山界头灰坡阻击和攻打来凤山战斗,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贡献,虽然有着传奇的抗战经历,但老人一直默默生活在老家,他的故事直到前几年才为人所知。
10
薛广杰
年11月25日逝世,享年92岁
他曾在淮海和济南战役中立功。去世前,薛老总是念叨一句话:“抗战胜利了,我要走了!”最后他说了这句话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薛广杰,出生于年,祖籍为山东省寿光县五台公社北仉村。20岁时加入胶东抗日游击队,之后部队归建中国人民解放军41师团参加了解放战争,曾在淮海战役和济南战役中立过战功。解放后随部队南下曾担任过陈庚大将的警卫员,退伍定居在腾冲,并娶妻生子安心务农。他曾说,自己20岁在山东寿光参加八路军,当时在济南、潍坊、青岛等沿海地区打仗。后随军辗转到昆明待了5年,并在昆明讲武堂读书。当时打仗的日子很辛苦,没有吃的东西就用酒糟和着树皮做饭。
11
赵朝清
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96岁
他参与了腾冲阻击战、收复腾冲战斗等战役。他的一生工作认真勤恳、任劳任怨,为人正直,秉公办事!
赵朝清,原名吴自新,云南保山市隆阳人,属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四团。年,16岁的赵朝清积极入伍参军,年初,被编入以冯剑飞为师长的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年5月,日军入侵我国边境,预备二师奉命抵达腾冲,与腾冲抗日部队共同组织开展广泛的滇西抗战运动。作为远征军的一员,赵朝清主要任务是守卫潞江大桥,同时参与了腾冲阻击战、收复腾冲战斗等战役。
年9月,沦陷两年的腾冲终于迎来了胜利。收复腾冲后,赵朝清申请留于腾冲,定居于腾越镇凤山村后屯,新中国建国后,曾担任本地区贫协组长,合作社时期,担任生产组长。
12
段开乾
年12月20日逝世,享年93岁
他曾冒死穿越日军封锁线。“打仗哪里会没有生死。我担心的不是自己会被打死,而是怕没能完成任务耽误战事还泄露了军情。”段老曾回忆称。
段开乾,云南腾冲人,原第11集团军直属步兵团任中尉副官。年,腾冲沦陷后,18岁的他尚在读书,毅然选择弃笔从戎,踏上抗日路。其先期参加了干训班,后入伍隶属36师政工队任少尉。随后,又调入军官队学习美式新武器,学成以后在龙陵河头参加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部做情报工作。年10月至年底,段开乾再调潞西遮放编入第11集团军直属步兵团任中尉副官,滇西光复后,他选择辞职回家任教,并且一教就是30余年。
“年滇西大反攻期间,一天,团部接到命令要将一份重要情报从龙陵的河头迅速传递到黄草坝前线作战部。传递这份情报,需要穿越日军的封锁线,是九死一生的事。”段老生前讲述称,他自告奋勇上前领命,连夜抄小路,将情报传递过去。“一路躲躲藏藏,途中好几次都听见日军路过的声音”。
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
功昭日月
国人敬仰!
年,12位老兵永远离开了我们
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千古流芳,永垂不朽!
据腾冲市抗战老兵数量不完全统计
年,在世人数仅为人
年,人数减少至45人
年,人数为38人
到年,腾冲市抗战老兵在世数量只剩下20余人
不论时光走得再怎么匆忙
还是没能赶上他们离去的背影
我们在腾冲故乡致敬!铭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央视新媒体直播腾冲龙江特大桥
腾冲-昆明-广州航班即将通航,首航票价低至3折!来腾冲赏醉美秋景飞广州逛吃逛吃